人文&科技 001 - 厉致谦:设计的自由


<small>厉致谦个人肖像</small>

初印象

厉致谦架着眼镜,吐字快速而清晰,提到有趣的东西还会不时发笑。从同济大学工业设计专业毕业七年以来,经历迪卡侬法国总部实习、公关公司工作,最后选择成为一名自由设计师。而在今年,又出版了『西文字体的故事』。对自己的定义上,他自称「以设计为原点」,半径从竹制设计开始,经历字体、陶瓷,最近延伸到了纺织。


<small>厉致谦的卧室兼工作室:上海老式里弄的顶层阁楼</small>

喜欢的项目就去做一下,你是这么定位自由设计师这个职业的?

如果全职待在一个或大或小的公司里,免不了会卷进办公室政治和人事的纠纷中,以及由于无法直接面对客户或下游而导致大量无意义的工作,消耗不少的精力。我更希望自己 focus 在设计上,只有专注才能变得更好,而且设计上已经开了很多路,简直来不及玩(笑),没有更多时间去做其他的事情。

你起初工作过一年,是什么原因决定做自由设计师呢?

之前在一家公关公司做了一年的设计,当时刚从法国回到国内,之前也其实并不太了解社会的种种现状。公关公司相比设计公司嘛,有很多活动,可以见识很多场面,是更好的选择。一年之后恰好遇到了做竹家具产品的机会,感觉是非常有意思的陌生领域,也就此开始自由职业者的生涯。


<small>竹材质样板:与木材一样,有着丰富的肌理变化</small>

进入竹制设计圈的机缘是什么?

一位中学同学的亲戚在美国做竹制地板生意的,和安吉一家工厂有长期合作,随着地板生意的稳定,他们开始考虑做家具等更高附加值的产品。同学是学室内设计的,对于家具设计把握不了,就找到我。
我当时觉得竹子是一个新鲜的材料,之前没接触过,就找自己研究了一下,发现竹材在非洲、美洲、欧洲几乎都没有,唯独亚洲最多,而中国的温湿度最适合林业用竹生长,是全球最主要的竹产业集聚地。相比木材,竹材更环保,三到五年就可以成材。
作为一个设计师,我非常看好竹产品的前景,于是欣然开始了新的工作。后来,这段合作因为各种波折而中止了,但我一直保持着对这个产业的关注和自我实践。

现在国内一些设计师也开始在关注竹制设计了,和他们有交流么?

很多都认识,但是我其实比他们早(笑)。这两年,我开始重新设计一些竹制产品,并尝试将之商品化。


<small>竹制作品:最近正在设计的一款名片盒</small>

在国外的状况呢?

因为产地和产业都在中国,海外来说,对竹产品的认知度并不那么高,品牌有一些,也以日本为主。建筑方面的不少实践集中在东南亚,如泰国、越南有很多用竹子建成建筑,这是国内缺少的。我个人更关注的是日用产品。

『西文字体的故事』的故事

厉致谦坦言,自己容易被不熟悉的领域吸引,所以这些年里他的兴趣跨度(或者说工作跨度)非常大。最开始接触到字体,就是在一个很偶然的情况下。当时他还在导师的工作室里帮忙做杂志排版,无意间打开了一个文件夹。那是数量超乎想象的字体,按照首字母从 A 到 Z 的顺序详细整理成了一个个子文件夹,这让他大为震惊。自此之后每到空闲时间,他就随意打开一些字体文件夹,观看之余,把字体名称输入谷歌,一大串字体背后的故事便浮于眼前。

若干年后才知道,当年那个神秘的文件夹,就是著名的 Adobe Font Folio 字体包。

当时国内几乎没有可以获取西文字体知识的中文资源。从那时开始,他便自发地翻译一些有关西文字体的文章,登载在自己的博客上。以后逐渐认识了一些字体领域的朋友,加入了 Type is Beautiful (TIB)的作者行列,并在其他媒体上陆续发表一些有关字体的文章。

如何想到出书?

在 TIB 上连载了多年,同济出版社的编辑就鼓动我出书。两三年前开始朝着书的架构去考虑。之前有很多具体某一款字体的故事,但如果要成书,知识结构并不完整。于是我研究并补写了关于字号和文字字母演变的故事,又加入了术语规范和年表等内容。从写第一篇文章算起,前后历时大约七年。


<small>厉致谦家中的工作台</small>

历史资料是从哪里查阅的?

网络和一些国外出版的字体书籍。

期间有什么有意思的发现么?

我是在“字号的故事”时,查到一些文献都指向一本关于美国字号历史的专著,我在美国亚马逊发现了这本二手书,作者自己就是印刷商,卖给我的恰巧是他手头最后一本库存,我还请他给我签了名。我想,要不是太平洋另一端的一个中国人在研究美国的字号,这本书还会在亚马逊上躺多少年。


<small>带作者签名的字体资料:『美式点制的起源』</small>

书里提到「为中国人,以中文,给中国读者」的理念是如何产生的?

目前市面上大部分字体的书都是直接翻译来的,缺乏背景故事的介绍,国人很难完全理解。我想通过讲故事的方式传递给读者。
分享会的时候我把编写过程中参考的海外图书展示出来,向大家介绍国外的作者是如何写关于字体的书。比如有些是个人传记的形式;有些完全是百科全书式的介绍各种符号和规范等,对于国内普通读者过于艰深。还有些是纯粹的入门书籍,每款字体配上一些简单的设计范例,并没有更多的关于字体的背景知识。
这些书要么太深,要么太泛,没有一本适合普通中国人直接阅读。

中文字体史的考察现状如何?

有个别的设计博士会以此为课题,研究的都很浅,因为普遍缺乏一手资料和获取的方法,很多结论和判断只能靠主观猜测,非常不严谨。新一代的设计师还在不断设计新的字体,把今天的故事记录下来,就会成为明天的历史。


<small>正在搜集的中文字体资料:民国时期的铅字字体广告</small>

国内的字体设计业好像还没有形成国外那样的氛围?

国内确实还没有形成这样一个氛围和社群,学校也没有这个专业,没有一群稳定的专业/非专业人士去关注字体,好像这个行业并不存在。我定期会收到一些国外网站的邮件,比如 MyFonts 网站的 newsletter 有一个专题叫做「the faces behind the fonts」,定期采访介绍字体设计师和他/她们设计的字体。而国内目前还没有这么专业的平台和社群,部分原因也是因为设计中文字体太困难了。

国内字体行业现况如何?

拿上海字模一厂来举例,他们把厂房租给了格林豪泰、大润发、海底捞等来维持生存。前两年又决定把字模变成工艺品,嵌在笔筒或者镇纸上。我觉得这是杀鸡取卵之举,实在可惜。字模是翻铸铅字的母本,一套字模可以翻印几万次。


<small>铅字字模「社会」:来自上海字模一厂</small>

数字化给字体行业带来冲击的同时却没有给出一个游戏规则来制约,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原有的字体设计单位和字体设计师,受到了巨大的伤害。

人文 × 科技

与工业设计背景的厉致谦聊起他对自己的定位,他坦言自己在「科技与人文」的座标轴上有些偏科,对于科技始终保持着一段距离。但他表示在设计界尤为需要科技的融入,中文字体领域近些年佳作寥寥,就是因为独立设计师们依旧在使用老方法,几乎是一个个字的画,设计效率低下。加之中文相对西文字体的结构复杂度,更增加了设计难度,缺乏高效的设计工具。

他希望能有具备开发能力的 IT 工程师和字体设计师们展开合作,开发出一款通用、开源的中文字体设计软件,协助设计师们更有效率的工作。这样便能吸引更多的优秀设计师投入进来,从而改变领域的尴尬现状。厉致谦本人也非常愿意参与到这样的项目之中。

如何看待设计背后的技术和艺术?

我是在毕业之后开始自己慢慢把设计背后的一些规律和原则重新捡起来的。在我看来设计是一个过程,是把你的想法通过某种方式转换成有形的东西。艺术的唯一准则是艺术家个人的理念,而设计需要更多人协作达成一个目的。美国人 Donald Norman 的《情感化设计》说的是:美也是一种功能性,更好看的外观可以增加用户体验,而把一件产品设计得看起来更舒服,也是解决了一个问题。


<small>厉致谦家中窗台:堆满了创作工具和设计小件</small>

在谈到设计教育时,他也觉得国内普遍存在忽视人文知识的现象,过度关注技法的教学和国外新奇的学术潮流,却回避设计基础中的规则和原理。而规则和原理,背后是地域习俗、文化潮流、思想流派、历史、哲学⋯⋯他新出版的『西文字体的故事』,就是重新拼接、勾连这些隐藏在设计表象之后的信息的一种尝试。

现在在设计领域里,技术和艺术相互融合的氛围怎样?

谈到融合的,服装和首饰设计我觉得是和艺术最接近的。成为服装设计师的训练是要求你动手把自己设计的衣服制作出来,如工匠般的心手合一,不仅要关注风格造型,还要考虑材料、拼接等技术细节。
制作和设计的脱节是现代主义细化分工的结果,但国内贫瘠的设计教育却似乎只能抓住软件培训的稻草,至于这个东西咋做出来,您不用操心。对技术的异化和艺术教育的缺失让很多的工业设计都只能停留在外观造型,缺乏对技术的真正了解导致了结构和形式的分离,造型的余地反而被大大压缩。
同样的问题在平面设计也是如此,所谓的平面设计,很多时候仅仅沦为了表面的美化。当然,建筑领域也好不了多少。

最近有没有什么有趣的发现可以和我们分享一下?

最近参加了一个金属编织的工作坊,讲课的是一位美国的艺术家,她在艺术学校同时修了两门课——纺织和金属。在期末交作业的时候,她用金属线编了作品,分别交给了两位老师,没想到两位老师都大加赞赏,鼓励她继续走下去(笑)。她不断发展自己的独特的金属编织手法,以及必然带来的独特风格。
我买她的书,她现在已经是美国顶尖的艺术家/设计师。做首饰设计是非常难的, 要么你有特别好的品味,要么你有独门的制作方法,而兼具二者的,极其难得。

说到自己创办线下活动「小院集」,厉致谦表示希望通过邀请不同背景人士的分享,逐渐融合和影响本土的设计和艺术圈。

最近办「小院集」的想法是怎么来的?

西天中土的一位同事觉得可以把办公室周末的时间和场地利用起来,做一些有意思的事情,于是创办了「小院集」活动,到现在办了两期,每期一个主讲人,围绕一个主题。之前也有想过可以放宽到美食、旅游等话题,但最后考虑到品牌定位,还是聚焦于艺术和设计。


<small>卧室中的书架:迪卡侬实习时设计的足球,离开时攒满了全体同事的祝辞</small>

采访后记

厉致谦在与人交流时表现得很积极,尤其是谈到自己的设计时,会找出各种实样向我们讲解设计背后有趣的故事。也正因为自由设计师的缘故,区别于正常上班族的朝九晚五,他生活和工作的界限并不那么明晰。将每天的时间自由的分配给阅读和做设计,也常带着相机扫街、访问不同的城市,寻找别出心裁的想法。在他的几千条微博里,很少有脱离设计的话题,他说设计对他而言「是一种生活方式」,或许言语中略带自嘲,却不失为一句生动的写照。

对于以后的打算,厉致谦表示希望可以保持自由、独立的状态一直下去,而用这种方式去参与其它工作,也并不是没有可能。由于已经出版了一本『西文字体的故事』,很多粉丝都鼓励他顺势出版一本『中文字体的故事』,厉致谦也在搜集关于中文字体的资料,但短期内还没有出版的打算,他希望自己能够累积更多,再给读者们认真地讲故事。

这次采访是在厉致谦的家中(也是他的工作室)进行。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家的屋顶——从一节略陡的楼梯走上去,屋顶的边沿连着晒台,砖红色的瓦片很有小说里的风情。厉致谦说「有时候我也会爬上去坐一坐」。

从屋顶看出去,新潮和海派交融的长乐路尽收眼底。或许也是因为这样的影响,促使他成为一个人文和科技之间不断跨界的自由设计师。


<small>厉致谦的家:新近改造的上海老公房</small>


关于「人文&科技」采访计划

「人文&科技」采访计划是简书发起的小型采访项目。希望通过这一系列的人物访谈,为大家展现出更真实的人物生活状态,探寻人文和科技关系。

项目人员

主编:林立
统筹、摄影:菊小马
记者:袁滚滚

版权声明

本文文本、图片版权均属「简书」所有,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58,560评论 4 361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67,104评论 1 29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08,297评论 0 243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3,869评论 0 20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52,275评论 3 287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0,563评论 1 216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1,833评论 2 3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543评论 0 197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4,245评论 1 241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0,512评论 2 24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2,011评论 1 258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28,359评论 2 25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3,006评论 3 23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062评论 0 8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6,825评论 0 194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35,590评论 2 273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35,501评论 2 268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